AI性能提升1.9倍 英特尔至强6公布MLPerf基准测试结果 倍英相较于第五代至强处理器

  发布时间:2025-05-15 04:26:2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在MLPerf推理v5.0基准测试的六个关键项目中,性能表现卓越。相较于第五代至强处理器,AI性能实现了高达1.9倍的显著提升。2025年4月3日,MLCommons公布了最新 。

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在MLPerf推理v5.0基准测试的提升特六个关键项目中,性能表现卓越。倍英相较于第五代至强处理器,至强AI性能实现了高达1.9倍的公布显著提升。

2025年4月3日,基准结果MLCommons公布了最新的测试MLPerf推理v5.0基准测试结果,其中,提升特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在本次测试的倍英六个关键项目中,性能表现卓越。至强测试结果显示,公布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基准结果该处理器的测试AI性能实现了高达1.9倍的显著提升,这也充分显示了至强6处理器作为现代AI系统理想解决方案的提升特强大实力。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临时总经理Karin Eibschitz Segal表示,倍英“从最新的至强MLPerf基准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凭借性能和能效的平衡,已成为适合AI应用的理想CPU。而作为AI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领先CPU,每一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均在多项AI基准测试中,持续展现出卓越的代际性能提升。”

现阶段,AI应用正在加速发展,而作为AI系统中的核心节点,CPU负责数据预处理、传输和系统编排等关键功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耕处理器领域多年,英特尔是唯一一家持续向MLPerf提交服务器CPU测试结果的厂商,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能效表现,持续引领行业标准。

在MLPerf推理v5.0中,相较于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在包括ResNet50、RetinaNet、3D-UNet和新的GNN-RGAT的关键基准测试中,平均性能提升达1.9倍。这有力地证明了英特尔至强6作为AI系统首选CPU的优势,并彰显了至强处理器在小型语言模型中的强大实力。

自2021年首次提交基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MLPerf测试结果以来,英特尔在ResNet50上实现了高达15倍的巨大性能提升。软件优化也让GPT-J性能提升了22%,并使3D U-Net基准测试性能提升了11%。

最新的MLPerf结果显示,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在OEM厂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拥有卓越的性能表现。随着AI工作负载与企业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OEM厂商倾向于优先选择基于至强处理器的系统,以确保能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性能。

英特尔与思科、戴尔科技、广达和超微四家重要的OEM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分别提交了基于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的测试结果,展示了多样化的AI工作负载和部署能力。

  • Tag:

相关文章

  •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近日据国游销量吧数据整理的非官方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4月27日,《黑神话:悟空》销量3000万份,位居榜首位置。《鬼谷八荒》销量680万份,位居第三。《波西亚时光》销量340万份,位居第四名。《无
    2025-05-15
  • 揭秘“老太股神“:75岁套现4亿元 78岁现身招股书

    步长制药在发行前股东间主要关联关系及持股比例新股步长制药昨天申购,一度走红资本市场的“老太股神”王秀珍现身其中。这一次,王秀珍的身份是“最牛丈母娘”。事件“老太股神”现身招股书根据上交所公告,山东步长
    2025-05-15
  • 两企业贴牌“银联” 商标侵权虚假宣传被判赔70余万

    新华社上海12月23日电 “银联”也被山寨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近日审结了一起原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济南道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云泰铭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法院判决
    2025-05-15
  • 吉林破获涉案150余大学生校园贷诈骗案:传销方式敛财

    尹志烨绘对人们而言,“校园贷”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利用“校园贷”诈骗的情况也开始出现。日前,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涉案学生多达150余人。犯罪嫌疑人是如何作案的?为何百余名大学生
    2025-05-15
  • 台行政机构将“汉人”变“其余人口” 各界痛批荒谬可笑_

    新华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李建华、杨晓静)台当局行政机构日前对相关网站关于“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的表述进行修改,将“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rd
    2025-05-15
  • 融资成本抬升 上市公司债务压力凸显

    在目前市场整体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近期发布公告向股东借款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共计有3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等为主体向控股股东、大股东等借款,用于补充流动资
    2025-05-15

最新评论